
举族同心 重修宗祠
大余池江杨村王氏理事会会长 王社生
各位领导、各位佳宾、各位宗亲: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出席2019年赣南王氏宗亲联谊会年会。现在我简要汇报一下我们杨村王氏重修宗祠善庆堂的情况和几点体会,我们愿意为共同推进赣南王氏宗族事业建言献策。
我们杨村王氏是大余杨梅王氏的一个主要分支。立基祖秉昂公于明代正德年间从杨梅迁居杨村,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自秉昂公起已繁衍22世,男丁约有1500人,分衍大小村落10多处。清代乾隆年间建有宗祠善庆堂,占地面积近500平方米。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加之风雨侵蝕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原有宗祠已几近废毁,重修宗祠已成为广大宗亲的迫切愿望。
在族内几个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干部和企业老板的倡议下,我们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筹备重修,经过2018年一年的紧张施工,终于完成了重修宗祠善庆堂的任务,已于2019年3月29日隆重举行了竣工庆典大会。重修后的善庆堂,耗资近180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建设费用140多万元,其它费用(包括附属工程,文化布展)近40万元。宗祠保留了原有规制和特色,又溶入了现代建筑元素,既高大雄伟,又典雅大方,是大余县内堪称一流的乡村宗祠。建祠资金全部由宗亲集资和捐款解决,其中集资款60多万元,按男丁计每人600元,参与集资人数1100多人。捐款达到140多万元,最多的为30多万元,捐款万元以上的宗亲达30多人,捐款总人数110多人。集资、捐款总额达210多万元。重修宗祠主体工程完工后,尚结余资金20多万元。现在我们正在着手完善广场建设和风水塘等其它附属设施,并在编撰重修宗祠纪念册。
回顾重修宗祠的过程,我们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要组建一个有威望、有代表性、有号召力的理事会领导班子。理事会的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要有无私奉献精神,有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办事公道,为宗亲所信用。
要广泛宣传动员,利用各种机会大造舆论,激发广大宗亲的积极性,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和骨干的推动作用,争取多数宗亲的支持和参与。
要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工程设计,编造好工程预算。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选择施工队伍,签订好施工合同,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严格财务收支手续,实行财务公开,保证专款专用,让宗亲对每一笔开支都能放心满意。
要注重祠堂文化建设。祠堂一定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在对祠堂进行内部装修时,确定祠堂文化布展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家族源流;族规家训;红色文化;表彰当代人物。使族人置身其中,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红色文化的熏醄。
要主动与政府部门对接,争取政府资金的支持。我们重修善庆堂的部份附属工程,如广场建设,就获得了政府的部份补助资金。
重修宗祠的过程,就是凝聚宗族人心的过程。通过重修宗祠,不仅激发了族人尊祖敬宗的热情,也增强了宗亲之间的团结,增添了全族办大事的信心和决心,促进了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扩大了杨村王氏在外界的影响。重修善庆堂以后,池江镇党委、政府在我们杨村举办了第二届全镇农民趣味运动会,村党支部、村委会在祠堂内举办了首届杨村重阳敬老节,县文化部门也在杨村拍摄了有关文化专题节目。广场等附属工程项目建设正在加紧进行。池江镇正准备把杨村纳入三年游击战争红色旅游线路,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加以打造。我们相信,有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有宗亲的积极参与,我们杨村的乡村建设一定会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由于时间关系,其它方面的情况我就不多做介绍。欢迎各县市王氏宗亲有机会到杨村做客、指导!
谢谢大家!